品牌故事: 綠雪芽記(上)

品牌故事: 綠雪芽記(上)

20閱讀 2022-10-20 02:27 品牌


綠雪芽
古茶樹名,亦是白毫銀針舊稱

茶界共識:北緯27°是優(yōu)質(zhì)產(chǎn)茶帶。比如福鼎,便是中國白茶之鄉(xiāng),素有“世界白茶在中國中國白茶在福鼎”的美譽。福鼎境內(nèi)的太姥山是白茶始祖地,至今還生長著幾株野生古茶樹——綠雪芽。關(guān)于它們的文字記載始見于1200多年前的唐代陸羽《茶經(jīng)》,歷代亦有典籍、詩作流傳于世。
從小唱茶歌民謠、喝茶長大的福鼎人,對于太姥山和綠雪芽的記憶,大抵都糅合交織著夏夜竹床上外婆一搖一搖的蒲扇和玻璃瓶子里的螢火蟲,還有柴火灶頭上粗陶壺里清甜爽口的大碗茶。

外婆說故事發(fā)生在4300年前那個遙遠的堯帝時代。
話說東海之濱有座仙山,茫茫云海深處,山在虛無縹緲間。那里是容成子和力牧練藥的地方。
山腰藍溪澗旁有座茅草屋,住著一位種藍為業(yè)的村姑,人喚藍姑。
明月穿林,銀輝滿地,夜靜如斯。藍姑卻輾轉(zhuǎn)難眠。只因山下村莊麻疹盛行,來勢洶洶,不知有多少小兒在母親的懷里病痛天折。生死離別日日上演,道旁林間嗚咽哀嚎之聲隱隱可聞。時值暖春卻是悲風(fēng)凄雨彌漫,如入數(shù)九寒天。
有一白衣老者突然造訪,鶴發(fā)童顏仙風(fēng)道骨。隔窗朗聲說道:山中鴻雪洞旁崖壁之上有株茶樹,采擷其葉曬干煮水可解瘟疫。話畢拂袖留下一片葉子,飄然離去。

藍姑夢中驚醒,從草榻上坐起,回望窗臺,果見一片綠葉靜臥其上。等不及天亮,趁著疏朗月色,藍姑揣著樹葉,背上竹簍,爬過山崗去往鴻雪洞。山間晚風(fēng)嫩涼,帶著葳蕤茂林深處的草木香、果子香,還有一絲濕潤,想來它也吹過了鴻雪洞里的丹井。
沒有明月照不到的四野,沒有清風(fēng)吹不過的山崗。

藍姑眼神堅定,緊了緊背簍繩子,手攀峽巖披荊斬棘奮力登爬。終在鴻雪洞上方的崖壁上找到了與仙翁留下的葉子相同的樹葉。
采上滿簍的茶葉,再返回藍溪澗時,東方既白。藍姑顧不上休息,解下竹簍盡數(shù)傾出,石上攤晾。然后,又背上竹簍出發(fā)。如此這般往返數(shù)趟,直至日上三竿。滿院的茶葉慢慢失水萎凋,悠悠茶香隨風(fēng)飄散,沁人心脾。
待茶葉曬干,取來鴻雪洞丹井活泉,水煎慢煮,再挑下山送進村莊,喂患病小兒喝下茶湯。只片刻須臾,麻疹癥狀果然銳減。眼見奇效,藍姑將剩下的干茶葉分給村民,并教大家采摘、晾曬、煎煮?;純喝諠u康復(fù),一場瘟疫就此終結(jié)。

藍姑晚年得道羽化升天,被尊為太母。此山故稱太母山。傳說里的藍姑其實是閩中人類始祖母的化身,這座以女神命名的山孕育著古老的茶文化。
2100多年前,漢武帝命東方朔授封天下名山時,授名“太姥山”,自此太母又稱太姥娘娘。
一傳十,十傳百,代代相傳。隨著傳說一起流傳下來的,除了太姥娘娘施茶濟世的大愛精神,還有善惡因果的樸素道德信念以及“茶為藥用”的地方習(xí)俗。而這一“習(xí)俗”已漂洋過海被全世界所熟知。

后世文人雅士賦予這株治病救人的古茶樹“綠雪芽”之雅名,源于茶樹嫩稍頂端茶芽的獨特外形—“綠色芽芯滿披白毫”。據(jù)《太姥山全志》記載:“綠雪芽,今呼白毫,色香俱絕,而尤以鴻雪洞為最。性寒涼,功同犀角,為麻疹圣藥?!笨梢?,綠雪芽亦是古時白毫銀針的代稱。150多年前,人們移植茶株繁育,于是有了如今的福鼎大白茶(華茶一號)。而福鼎白茶工藝,正是太姥娘娘“制茶”古法的千年傳承

千載傳承,一脈同根。
2000年,公司以“傳世白茶,源制純粹”為理念,以“凈守方寸地,延續(xù)子孫茶”為使命,賦予“綠雪芽”品牌新時代寓意:綠色生態(tài)、純正潔凈與持續(xù)發(fā)展。我們在創(chuàng)造美好茶生活,傳播白茶文化的路上初心如磐,踐履篤行。


上一頁:西雙版納這十年:以茶業(yè)賦能 助力鄉(xiāng)村振興

下一頁:布朗臻味 藏品皆宜 興海茶烏金號青磚

相關(guān)閱讀

茶友網(wǎng)
滇ICP備19006320號-4
滇ICP備19006320號-4